生化细胞所黎彦?、白轶冰同学参加“第十二届国际学生论坛”
2016年6月12日至16日,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博士生黎彦?(导师:陈勇研究员)与白轶冰(导师:许琛琦研究员)代表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参加了“第十二届国际学生论坛”。本届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丹麦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著名高校约80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有来自不同研究所的23名同学代表中国参加此次论坛。
“国际学生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于2004年共同发起,主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国际性学术论坛。该论坛现已在中国、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丹麦等国家成功举办了11届。此次论坛包含神经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癌症生物学/药物化学等5个分会场。
参加论坛的各国学生就各自研究领域向与会全体介绍了研究进展,展示了科研成果,交流了科研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与经验。黎彦?同学在分子细胞生物学会场做了题目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ctivity regulation of MLL family methyltransferases”的报告,揭示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家族蛋白活性调控的结构基础。白轶冰同学在免疫学会场做了题目为“Targeting T cell cholesterol metabolism for tumor immunotherapy”的报告,讲述了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提高CD8+ 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新概念。报告引起了各国学生的兴趣,大家踊跃提问,从不同的科学视角和研究领域进行了讨论,扩宽了本领域研究的思路。
除了学术交流之外,国际学生论坛还给世界各国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熟悉,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平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组织者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体验活动,设立了七个技能小组,包括中国结、筷子、广场舞、书法、太极、踢子、剪纸,让参会师生自主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小组,此活动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又加强了中国学生与外国高校学生间的文化交流。此外,主办方还为与会师生安排了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研究生教育展、国家动物博物馆及首都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次论坛得到了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的大力资助。短短几天交流,使得大家对中国的传统和文化有了更丰富立体的认识和体验。
此次国际学生论坛给国科大各所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加强了各国学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推动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同学们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收获了最诚挚的友谊,是参会学生的一次珍贵经历。